煙臺拖拉機廠家講解導致履帶拖拉機掉軌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預防脫軌?
一、履帶拖拉機掉軌的原因
1、操作煙臺拖拉機的方法不正確
履帶拖拉機大多用于農業工程建設,作業環境惡劣。很多駕駛員認為履帶拖拉機結實耐用,作業中對土堆、亂石、樹根等較大的障礙物不躲避、不減速,橫沖直過;有的機主對新購買的拖拉機,采用高速行駛單邊制動轉死彎,用以考驗機車是否有勁;在田間作業時,懸掛農具沒有完全提升就轉彎;行走系運動件間夾入石塊不及時清理等,這些錯誤的作法都會引起機件的變形、彎曲,導致履帶脫軌。
2、忽視對行走系各部件的調整
由于履帶行走系的內部阻力與履帶張緊度有很大關系,所以履帶過緊或過松,都會增加油耗量和損失牽引功率,也會損壞終傳動裝置齒輪和殼體,使行走系零部件早期磨損,從而導致履帶掉軌。如果履帶過松,履帶上方區段就將發生嚴重的跳動,消耗拖拉機的能量,也易使履帶從支重輪或驅動輪上脫落;如履帶過緊,履帶板、履帶銷及行走系其他零件易磨損,縮短使用壽命,易導致履帶掉軌。新車進行60 h磨合后調整履帶下垂度,使之為30~50 mm,此時張緊彈簧的壓縮長度是260~265 mm。一些用戶往往忽視這一調整。
3、軸向間隙過大
導向輪、支重輪、支重臺車的軸向間隙都是0.2~0.5 mm,如超過0. 5 mm也必須進行調整,以免使連接件和行走系其它零件早期損壞。
4、導向輪緣的緊固螺栓松動
緊固螺栓的松動,會使輪緣的履刺相干涉,久而久之使輪緣產生裂紋、變形并導致履帶掉軌。
5、驅動輪軸承間隙過大
該間隙的正常值是0.2~0.4 mm。若間隙過大會使驅動輪齒端面擺差大,造成齒輪啃履帶或頂履帶的現象,同時使終傳動主、從動齒輪因過載而打齒,并引起后軸彎曲變形。
6、履帶板、履帶板銷的磨損、變形及斷裂
拖拉機在沼澤地、沙土地、石塊地上作業,行走系所承受的沖擊載荷較大,會加快履帶板的磨損。履帶板銷磨損變形成曲軸狀,兩個履帶板銷間的節距變大,使履帶板斷裂變形,這是履帶掉軌的主要原因。
7、曲拐變形
曲拐在其襯套中應擺動靈活,如長期不加注潤滑脂,會產生卡滯現象,在沖擊力作用下曲拐會變形。這是履帶掉軌的一個關鍵因素。
8、驅動輪齒磨損
驅動輪齒磨損、變形、斷裂也會造會拖拉機掉軌。
9、驅動輪與支重輪軸向偏擺。以上是煙臺拖拉機廠家講解的小知識,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我們的網站!
支重輪通過臺車軸、大平衡軸與車架連接,由于連接環節多,積累誤差大,拖拉機運行時,支重輪相對于驅動輪軸向偏擺較為嚴重,致使驅動輪與支重輪不走一條直線,這也是造成拖拉機掉軌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10、車架的變形
長期使用的拖拉機,常因固定前梁的螺栓、車架鉚釘松動和受外力作用而引起變形,使履帶板總成運動軌跡偏斜而引起掉軌。
履帶因自然磨損而掉軌,一定要找出原因,應打出履帶板銷重新裝配,千萬不可圖省事,用倒車加轉向的方法使履帶復位并繼續作業。否則將引起驅動輪、后軸、導向輪、拐軸的變形和磨損,使掉軌事故繼續發生